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热点 >

    西贝致歉并启动整改 罗永浩放弃起诉贾国龙 预制菜争议谁之过?律师拆解“五大焦点”所在

    时间:2025-09-15 23:19:08 阅读: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身份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导致此次事件的核心是预制菜行业标准化滞后与消费者知情权缺失的矛盾。餐饮企业与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存在显著断层,企业将其视为降本增效的工具,而部分消费者仍停留在预制菜代表低质廉价产品的刻板印象中,这种认知偏差叠加信息不透明,导致消费者对高价预制菜产生抵触,也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发展。

      预制菜的终点是高品质

      包括罗永浩在内的消费者,之所以谈预制菜色变,无非是与此前关于预制菜品质低、不新鲜、没营养等评价或者事件所关联。的确,预制菜行业近年来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随着行业的迅速扩张,其食品安全隐患和食品安全事件也越发受到关注。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认为,当前预制菜行业的确存在乱象,包括食品安全存隐忧,部分企业使用劣质食材、加工环境差且冷链保障不足,质量参差不齐,产品鱼龙混杂;信息不透明,商家不告知消费者使用预制菜,侵犯其权益等。其根源在于预制菜准入门槛较低以及相关标准有待完善缺失,外加预制菜产业链长,涉及环节多,为有关部门监管带来一定困难。

      不可否认,预制菜同样对于餐饮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推动作用,也方便了消费者的用餐需求。除了能够提升餐饮企业的效率之外,付一夫认为,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对便捷食品需求增加,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扩张。同时,消费者对品质和健康愈发重视,预制菜会朝着高品质、营养健康方向升级,科技在预制菜领域的应用也会更加深入,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保鲜度、口感和安全性。

      行业的发展难以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各行各业共同努力,预制菜亦是如此,目前看来,在完善预制菜的过程中仍有不少功课要做。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相关企业应发挥主体作用,严格把控预制菜质量,加强生产过程管理,确保食品安全与品质,同时如实标注菜品信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监管部门要完善法律法规,细化预制菜分类标准与质量安全规范,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消费者应积极了解预制菜相关知识,理性看待预制菜,通过合法途径反馈意见,推动行业信息透明化,形成企业、监管部门与消费者共同参与、相互监督的良好局面,促进预制菜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拆解西贝事件五大焦点

      对话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李莉

      :目前预制菜有无权威的国家标准?评论产品是预制菜是诋毁吗?

      李莉:目前还没有专业的国家标准,《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由国家卫健委主导制定的国家级预制菜安全标准,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下一步将进入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阶段。但现在预制菜已经有一些团体标准,评论是预制菜不是诋毁。

      :餐厅若用预制菜做菜,是否必须提前告知消费者?

      李莉:《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有要求明示使用预制菜的内容,《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还未正式发布。在明确告知消费者新鲜食材现做的前提下使用预制菜属于虚假宣传的行为。

      :像这样的名人大V对西贝的评价引起了轩然大波,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李莉:名人大V在合法的范畴内,当然具有平等的吐槽权、差评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罗永浩评价的内容如果被查明与实际不符,则构成侵犯企业的名誉权。

      :西贝公开了罗永浩当天所吃13道菜的菜单,并欢迎消费者来门店查看后厨以及推出罗永浩同款菜单,是否涉嫌侵权?

      李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西贝公布罗永浩13道菜菜单,可能涉嫌侵犯罗永浩隐私。

      另外西贝推出罗永浩同款菜单,擅自使用罗永浩姓名用于宣传,可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名称、姓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西贝创始人表示将起诉罗永浩,可能会以什么名义来起诉罗永浩?

      李莉:可能以侵害企业名誉权的名义起诉罗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