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60天账期”和账期起计时间,中汽协“喊话”车企解绑供应商
时间:2025-09-15 16:13:37 阅读:
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围绕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环节,对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相关内容作出规范倡议。
在订单确认部分,《倡议》提到,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双方通过采购订单确认订货日期、零部件名称及规格、数量、交货周期等事项,已生效采购订单如需更改或撤销,应由双方协商一致。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双方通过交货通知单,约定交货时间、地点、方式等事项。
在交付与验收方面,《倡议》明确,整车企业应在接收货物后及时完成验收,验收合格即出具验收单。若发现货物品种、数量、质量不符合要求,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供应商企业应在指定期限内采取整改、更换或补供措施,由此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付事宜,双方按合同约定处理。
在支付与结算上,《倡议》提到,整车企业支付账期自供应商企业交货并通过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若供应商企业为连续性供货的非中小企业,经双方协商,可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对账,账期自双方对账日起算。此外,如双方供货单价暂未达成一致,整车汽车应按照与供应商企业最近一次供货合同单价或开发定点单价计算金额的一定比例先行支付,原则上该比例应不低于80%的供货合同单价或50%的开发定点单价计算金额。双方协商确定价格后,按照确定后的供货单价多退少补。倡导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次签订合同的有效期不少于一年。
近两年,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竞争压力转嫁、传导至上游供应链,压低采购价格、延长付款周期等问题凸显,给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继续攀升,首次双超千万辆。同期,国内市场降价车型超60款,诸多车企虽然销量增长了,但行业利润率进一步下滑至4.1%。
中汽协方面表示,为维护供应商企业特别是中小供应商企业合法权益,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产业生态,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17家重点车企公开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今年6月10日起,多家车企相继发声,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压缩至60天以内。随后,7月9日,工信部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反映窗口,进一步推动重点车企承诺落地。公告发布两个月内,包括一汽集团、广汽集团等车企已成功兑现承诺。
不过,由于账款支付涉及环节多、流程复杂,加之各车企供应链管理体系存在差异,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尺度不一的情况。据了解,为推动解决问题,中汽协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开展情况调研,广泛征求产业链上下游意见,编制形成《倡议》,以更好支撑整车企业践行账期承诺。对此,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信部支持中汽协发布支付规范倡议。该倡议明确了货物交付验收、账期起计、对账结算、款项支付等要求。整车企业延期支付货款,将增加供应商经营压力,直接影响企业投入,不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推动缩短货款账期,也有助于整车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质效,加快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和做大做强。
值得一提的是,在《倡议》发布后,包括东风集团、上汽集团、奇瑞、长安、广汽等多家车企先后发表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看来,车企积极响应,反映出汽车行业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正进入深度调整期。一众车企对供应商账期的承诺,不仅是对反内卷的积极响应,更能够推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